对于朝鲜战争第一册的前言该如何撰写,我始终未能想好合适的思路,那便权且将这篇短文当作一次尝试吧。
在人类军事发展历程中,以弱胜强的战例虽说数不胜数,可一旦进入热兵器时代,尤其到了机械化战争时期,倘若双方武器装备差距极为悬殊,那么从理论层面来讲,想实现以弱胜强几乎是天方夜谭,即便让电脑去进行相关推演,也得不出这样的结果。然而,志愿军却在抗美援朝战争里成功做到了,这无疑堪称一个奇迹。
其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一举终结了中国近代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外屈辱历史。自这场战争过后,西方人再也不敢轻易小瞧中国,中国以顽强不屈的战斗姿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不容轻视的强大力量。
志愿军究竟是怎样打赢的呢?这才是真正需要探究的关键所在。
美军可是拥有着绝对的制空间权,也就是制空权与制海权,实际展开的是空地一体以及诸军兵种联合的作战模式。对于志愿军而言,美军航空兵的近距离空中支援无疑是防御阵地和进攻部队所面临的最大威胁。解方将军曾对美军停战谈判代表讲过,我们确实是仅凭陆军去对抗美军的三军,这话可一点不假。韩国官方的《625战争史》也提到:“当时朝鲜半岛制空权被美国把控,(中国)在毫无空军掩护的状况下,派大规模兵力进入朝鲜与美国交战,这着实是难以想象的冒险之举。”
另外,美军属于一支善于学习的军队,二战时期德军元帅隆美尔就曾给出过这样的评价。从起始阶段起,美军便持续从战争里总结经验与教训,负责训练的门罗堡野战部队司令部依照战场反馈的情况,重新拟定并不断完善美军的训练纲要及计划,其军事训练一直和战场反馈保持同步。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的战斗力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
像这样的各类情况,其实还能够列举出许许多多呢。诸如此类的事情,真是数不胜数,随便都能再罗列出一大堆来。总之,与之类似的种种状况,数量相当可观,还能接着写出好多好多的。
面对全球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面对实力如此强劲的美军,志愿军究竟凭借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又是缘何能够打赢这场战争的呢?
这一问题可没想象中那么容易,它存在着诸多复杂的情况呢,并非是那种能够简单对待、轻易就可解决的,其中有着不少需要深入去考量、仔细去琢磨的因素,所以说,它着实不简单呐。
若想搞明白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两个字——真实。我们需要以真实的态度去直面历史,去正视那真实存在过的历史,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触及问题的核心,对其有清晰且准确的认知。
研究分析时需结合敌我双方以及各国的史料,切不可仅依据单方史料。在敌方史料里,有诸多令人震撼的记载,他们毫不遮掩地呈现出对某次战斗的沮丧、不满,还流露出对志愿军的钦佩之情。然而好多相关内容我方并未记录。若无敌方记载,那些英勇事迹与伟大战士便可能被湮没。显然,唯有对比双方史料,方可探寻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在研究战争时,不能仅以当下视角去看待双方指挥官的决策与指挥,得从他们当时所处的视角出发。彼时,敌我双方指挥官受战场迷雾笼罩,无法看清战场全貌。唯有如此去观察这场战争,方能明白他们为何做出那些决策、为何那样指挥。现代研究者坐拥海量丰富资料,远超当事人,只有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方可切实总结出经验教训。
需明确的是,交战双方的军队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双方都从战争里累积了诸多经验,然而绝不能凭借部分经验,哪怕仅仅一条经验就去对一场战争予以概括。就拿美军来说,若仅以“美军害怕近战、夜战,怕后路被切断”来描述概括它,那除早期战役外,后续得出的结论都会有误。志愿军、美军、韩军都在持续学习、提升与改进。在战争各阶段,谁能更到位地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更迅速地学习提高,谁就能在相应阶段的战场上展现出优势,任何战争皆是如此,敌我双方动态变化,务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觉得,经过对以上三点的考察,大体上便能够解答“志愿军为何能打赢”这一基本疑问。要清楚,敌人可不单单是拥有技术优势的强劲对手,他们同样擅长学习,也善于总结进而提升自身。志愿军能战胜这样的强敌,且在战场上展现出战术优势,着实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啊。
心中想说想写的话语实在太多太多了,那就把它们都留在书里,慢慢去诉说吧。在此,郑重地以这一个系列的总共9本书,来深切纪念中国历史上那最为伟大的军队,以及那最为伟大的一群人。
2024年8月10日这个日子,在时间的长河里有着它特定的位置。这是一个普通却又可能蕴含着无数故事与经历的日期,人们或许会在这一天迎来新的机遇,或许会度过一段平常的时光,它就静静地待在2024年的8月里,等待着被人们书写属于它的篇章。
前言就先这样吧。我呢,确实没什么文采可言,一直都是凭借专业性以及严谨的态度来做事的。要是让我去写那种一大段特别煽情的文字,我还真写不出来呢,实在是不擅长这方面。
想必不少读者都清楚,我一直专注于朝鲜战争的研究,当下可以说就只干这一件事儿了。经过好些年的不懈努力,我这套关于朝鲜战争书籍的第一册,有望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得以出版。由于差不多算是自费出版,全靠大家支持,书价从最初预估的四五百元一本,降到了如今看来的最终定价260元。虽说价格依旧不便宜,但实在是无奈之举,书是在海外出版的,成本本就高,而且是按购买人数来确定印量,没法多印,我也承担不起多余的费用,印量确实有限。
之前估算邮费暂定为12元,当时我不太了解情况。后来有读者指出,距离稍远的地方12元可能不够,所以现在把邮费重新暂定为20元啦,总价大概就是280元哦。要是国外的读者,邮费就暂算60元呢,最后都是多退少补的哦。
我做事向来秉持着先小人后君子的原则,在事情开展之前,一定会把相关事宜都清清楚楚地讲明白。如此这般,往后也就不容易出现什么麻烦或者争议啦,一切都能按照事先说好的顺顺利利进行下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时常发布相关内容。要知道这本书可是我费尽心血写出来的,如今就卖出去这么点儿数量,我真心舍不得拿出来卖呢。但实在是手头紧缺钱花,只能先靠它来维持生活了。要是出版不了就得退钱,说实话,我已经挪用了大概6%的预付款补贴家用了,真要退钱的话,还得请一小部分读者多给点儿时间啦。这几天好多读者给我发红包,特别感谢,除了两个以买书为由发的红包我收下了,其余的我都没要,是我的我才拿,不该拿的坚决不拿,我还是要面子的嘛。
若有读者愿意购买此书,烦请私信与我联系,在此先谢过各位啦。目前这书已有276000字,等这个月完成收尾工作后,我还会对其进行修订呢,一定会全力以赴把书的质量提升上去,毕竟当初定位就是要做到世界第一,我得说到做到。